在国家级贫困县壶关晋庄镇山仓村一个贫困户的院子里,一块木板,两段木棍用铁丝拧着接着做成的三条腿简易桌子,姐弟三人还抢着坐。就是在这张三条腿做成的简易桌子上读出了三名大学生。
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这家贫困户的主人叫平树有,十几年来,夫妻俩起早贪黑,种地打工,省吃俭用供三个子女上学,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:大女儿四年前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,现就读于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,大儿子去年考上了河南许昌学院,小儿子今年高考成绩更是出类拔萃,已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。8月9日,本报记者走访这个贫困家庭,了解到一段寒门学子的成材路。
寒门育出三名大学生
8月9日上午,在晋庄镇山仓村村干部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平树有家,只见长着几棵桃梨树的土院落里,正堂屋有5间看上去很破旧的平瓦房,两个差不多一般高的小伙子正在院中打扫卫生。47岁的女主人马风爱正在简易搭架的凉棚下烧火做饭,见有来人后,马风爱急忙起身把记者引进屋内,简陋的家里堆满了从村外捡来的各种破烂,除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外,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。最醒目的,要数堂屋墙上贴满的奖状。
经了解得知,46岁的平树有与比他大两岁的妻子结婚已有20多年了,养育一个女儿两个儿子。平树有他们家在村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靠着几亩田地养活一大家子,但夫妻俩都想着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。
平树有出身贫困,自幼善学,从小学到初中,他成绩一直不错,考上大学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。可由于家庭贫困,无钱念书,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做了一名记工员。虽整日在地里劳动,但这个大学梦一直藏在他的心里。“没考上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,但我不能让孩子们跟我一样,一辈子跟黄土地打交道。”在院落里,平树有向记者介绍着精心培养孩子们的初衷。
自己的大学梦搁浅了,平树有立志要供养孩子们上大学。“咱家穷,你们想有出息,就必须念好书,学好知识。只有考上大学,才能有更好的出路。”平树有常拿这些话来教育孩子,和大多数农村家长一样,“知识最有用”是平树有信守不渝的理儿。于是,从小学开始,他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。
凡是老师留的作业,他都要求孩子必须做完、弄懂。不会的题,他来辅导;他不会的,就想办法找街坊邻居和老师请教,直到弄明白为止。爸妈的严格要求,加上自身的聪明懂事,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几乎全用来看书学习。虽然家里经济困难,但只要是学习上的事情,平树有夫妇从不难为孩子。
值得欣慰的是,三个孩子并没有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。从小学到高中,他们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2012年,大女儿平泽丽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,现就读于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,2016年,大儿子平泽伟考上了河南许昌学院,今年小儿子平泽军更是一鸣惊人,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。平树有一家也成了村里首屈一指的“大学生之家”。
三姐弟跟着妈妈卖菜
“当时也是没有办法,孩子还小,出门卖菜只能带在身边。”说起当年卖菜的经历,平树有的妻子马风爱一脸的无奈。
平树有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。大女儿平泽丽三岁那年,为了贴补家用,她有了种菜、卖菜的念头。
马风爱和丈夫从仅有的4亩多地里划出2亩地做为菜园,种上西红柿、豆角、白菜等农家菜。蔬菜成熟的季节,他们就骑上三轮车到公路边支起菜摊。当时大女儿三岁,大儿子才几个月大,家里没人帮忙照看,马风爱只得一边带孩子,一边卖菜。出门时带上水和干粮,孩子渴了饿了,都是在菜摊上解决。冬天出门卖白菜时,年幼的孩子常常睡着,这时三轮车就成了最温暖的床。看着他们冻得红红的小脸儿,马风爱的心里一阵酸楚。
大女儿平泽丽对孩提岁月记忆犹新,“小时候所经历的艰辛,确实让我们姐弟三个成长得要快一些。”知道妈妈的钱来之不易,在外上学期间,姐弟三个边学习边打工,为的是让妈妈少受点儿累,能早点儿回家。
3个大学生和三条腿桌子
在平树有家中采访,妻子马风爱介绍说:“7月19日,小儿子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,我们全家人高兴得一夜没睡着”。马风爱说。大女儿暑假回来过一趟,现在又回学校给学生补课,也好挣点学费减轻家里负担。
马风爱说:“我家房子年久失修,一到阴雨天就多处漏雨,早说翻修一下,可是钱一直赶不住,不过这并不算什么,主要是睡觉时最苦,家里空间小,摆不下床铺,孩子大人5个挤在一起,转身的余地都没有,夏天更是闷热难耐。直到孩子们先后上了大学,才腾出了了些许空间,夫妻俩睡觉时才不必那么拥挤了。”说到家里的电视,马风爱说,2008年奥运会时,孩子们为了看比赛要到处“蹭”电视看。他爸看着很心酸。为此,戒掉了多年的烟瘾,买了台一千元的电视,后来电视坏了,现在家中的小电视还是前年表姐送的。
在平树有家,有一把三条腿小桌子特别惹人注目,三条腿还是用两段木棍接着,铁丝拧着,桌子面是一块木板,也就课桌面大小。“这是他爸十年前给孩子们自制的小桌子,三个孩子在家做作业都离不开它,有时都在家时候还抢呢,可以说三个孩子给这张小桌子感情最深了,不过,这也主要是家里缺钱呀!”马风爱动情地说。
7月19日,平泽军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,马风爱躲着孩子们抹眼泪。“这么多年,总算熬出来了,最小的儿子也要上名牌大学了。”看着屋内仅有的一台家用电器——电视机,再看着多年没有翻修的老房屋,马风爱说,只要孩子能顺利进大学校门,自己在家怎么清贫都无所谓。
说起高考成绩,平泽军开心地对记者说:“我是在壶关晋庄中学读的初中,常平中学读的高中,以前在班上一直是前三名,这次高考得了全县第二名。”平泽军说,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将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,没想到一下真的中了,我也觉得很幸运。一提到大学两个字眼,平泽军眼里满是憧憬:“上了大学,我就一边上学一边兼职,这样父母的压力会减轻点。”
好政策和社会爱心 助力大学梦
连日来,山仓村贫困户培养出了三名大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,村里更是像炸了锅,亲戚朋友、乡亲们闻讯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,大家都为平树有一家供出了三名大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“平树有和我是同龄人,在村里和我关系也最不错,小时候他学习好,可惜家里穷,不能如愿,如今,他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,为村里镇上争了光,也算园了他的大学梦。”山仓村村委主任李军说。
为鼓励贫困户重视教育、立志脱贫的精神,7月29日下午,壶关县晋庄镇党委书记张庆利、人大主任韩立新特意到山仓村平树有家探望,奖励平树有家3000元,并授予“教子有方”匾牌。临别时,张庆利还鼓励平泽伟、平泽军兄弟说:扶贫先扶志,到了学校后一定要认真学习,为壶关县、晋庄镇争光,学成以后报效国家和自己的家乡。
壶关县供电公司刚派驻山苍村的扶贫队员李海军、王立明到平树有一家看望时,得知平泽军至今没有手机时,立即拿出一千元为平泽军买了部新手机,并鼓励他不负众望,在学校好好学习,将来报效祖国。
更让平家人喜出望外的是,听说考上北大学子,壶关县委、政府还有一笔5万元不菲的奖学金时,他们一家人如释重负,脸上又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“当今社会,国家助学政策好,能贷款,还有奖学金,这些也帮了我们家很大忙,要不然我们贫困户上大学可就难了,我们一家人打心眼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。”马风爱激动地说。
当记者问平时教育孩子有什么“绝招”给大家分享一下时,马风爱虽文化不高,但很能说会道:“咱老百姓,有啥方法呢,主要是学校教育的好,关心的好,我们十分感谢学校和老师们。不过在家里我很喜欢跟孩子聊天,从不轻视孩子在生活中的小事,让孩子在小事中体会到父母的关爱。同时也会及时发现关注孩子的兴趣点,有效地挖掘孩子的潜能,对孩子优点不断发现和鼓励。”马风爱说,她想告诉那些和他们家一样遇到过生活困境的家长们,不要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放弃让孩子们学习的机会,有了知识,孩子们才能真正能成为有用的人。
采写: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举
编辑:刘燕
本微信号中山西晚报记者采写的新闻,转载请注明出处——山西晚报山西头条,并注明微信公众号sxwbsxtt,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。
0 留言